源创力总裁周路明做客深大 “改革开放与深圳特区实践大讲坛”
2024年12月10日,一场意义深远的活动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汇文楼会议室圆满举行。由深圳大学改革开放史研究中心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的“改革开放与深圳特区实践大讲坛”,为大学科普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此次大讲坛邀请到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(深圳)总裁、深圳市源创力离岸创新中心总裁周路明作为主讲人。周路明围绕 “以市场化创新为基石,重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” 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,为在座师生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。该主题不仅与当今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紧密相关,也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机会。深圳大学改革开放史研究中心主任徐建华担任本次讲坛的主持人。
周路明指出,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往往是自然生长的过程,基于一系列历史现实因素,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多为自上而下政府主导,由此衍生了一些后果。例如,传统的国家创新体系以成果转化为基础,存在创新活动以体制内科研机构为载体、资源配置围绕体制内科研机构展开、政策工具围绕成果转化为核心的特点,导致创新在应用端欠缺,带来了很多隐性问题。
周路明强调了市场化创新的重要性。市场化创新秉承 “创新改变生活” 的理念,具备了问题导向、企业为主体、应用端创新、遵循市场选择机制等特点。以深圳为例,市场化创新还原了技术创新为经济活动,是制度创新的体现,解决了阻碍技术创新的制度要点比技术实践更为重要;另外,深圳经验还包括,当技术创新作为经济活动时,技术是工具而非目的等。
周路明认为,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应回归解决问题的逻辑。在当前地缘政治冲突背景下,中国创新体系需重构,以市场化创新为基石有现实必要性。这包括回归解决问题逻辑、激发创新动力机制、激活体制内科研能力、利用数字化创新机遇等方面。此外,重构国家创新体系要解决顶层设计问题,如明确国家战略优先主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,并提供相应支撑。最后,针对应用端创新,周路明结合他几十年的观察实践提出几点思考,包括是否存在应用端创新的中国模式、体系重构的关键着力点以及体制内科研的变革方向等——他分享了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、美国DARPA、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等应用端组织创新的案例;探讨了应用端创新中国模式的构成要素(应用问题导向、工程师红利、天地互联、大众创新);强调了大学科研机构周边形成研发公司聚集的重要性;以及体制内科研应走向巴斯德象限,优化投入,让大学科研回到问题导向等。自由交流环节,在座师生就政企关系更新、中国科研追赶并回答国外问题、京津冀应用端创新、自主性创新与引进型创新的对比等诸多议题,与周路明展开热烈且富有成效的探讨。在座师生纷纷表示,此次讲座为他们带来了新颖深刻的思想启发。